对于很多90后的年轻人来说,“达利园”这个名字可以算得上是童年回忆了,毕竟大部分人都应该吃过该品牌生产的面包。
其实“达利园”只是达利集团旗下一个非常知名的子品牌。
成立于1989年的达利集团还拥有像“乐虎”、“豆本豆”等知名的饮料品牌。可以说成立30余年,达利集团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公司之一。
“达利园”作为达利集团最为知名的子品牌之一,在市场上已经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可正是因为广泛的知名度,“达利园”也被众多中小企业不停地蹭热度,2017年才成立的达利园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名称可以看出来,该公司的名称与“达利园”品牌名称完全一样,而且经营的类别也是食品、饮料等。这样全方位的模仿足以迷惑众多的消费者,让傻傻分不清楚。
对于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达利集团当然不会任其发展下去。
2019年达利集团就向法院提起了达利园集团不正当竞争的诉讼,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达利园”这个名字,并且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庭审过程中,达利方的理由是“达利园”商标早就被集团注册申请了,而达利园公司不仅仅是在企业名称中使用该字样,还在生产销售产品时大量使用该商标,其行为已经构成了商标侵权。
而达利园公司则辩解称公司名称是依法经过有关部门核准,能够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而且公司的产品外观与达利集团生产的产品在外观上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并不会误导消费者。
达利园公司有些强词夺理的说法自然没有被法院采纳,济南中院判定达利园公司立即变更公司名称,并且赔偿达利集团经济损失共计25万元。
但是达利园公司对该结果并不认同,于是上诉至山东高院。
2020年8月,山东高院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的决定。
这样的结果也为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搭便车”的行为不仅仅损害了企业的对外形象,也触犯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然商标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除了依靠法律来约束一些不良企业以蹭热度的行为之外,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商标权不受侵犯。
现在像华为、海底捞、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都会将自己的商标进行全类别注册保护,构建企业的商标护城河。但是现在一些仿冒者为了搭知名品牌的便车,另辟蹊径的利用相似企业名称这一方法来让企业防不胜防,达利园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就是这样。
因为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商标注册申请都是要经过商标局核准认证的,但是公司的名称只需要到县级以上的市场监管局登记就可以,而且名称还允许同名。所以一些公司就动起了歪脑筋,想要仿冒知名品牌来提高企业知名度。
既然不能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去保障自身的权益呢?
对于知名品牌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是申请成为驰名商标,因为驰名商标与普通商标的保护力度并不一样。
对于普通商标来说,只有在获准注册的类别上受到法律的保护,拥有商标权。而由于驰名商标具有显著性和独特性,所以在不同的程度上会受到跨类别的保护。
除了保护程度不一样之外,我国还规定了驰名商标是不能被其他公司作为域名或者公司名称注册,这样可以有效保护驰名商标不被恶意注册。
不过不是所有企业的商标都能够成为驰名商标,只有具有一定的公众知名度和较长的商标使用时间才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那么如果是这种情况,企业应该保存好商标的使用证据。只有这样,企业在遇到诉讼时,才能有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对于小企业来说,只有诚信经营,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如今,随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所以中小企业切莫因贪图一时热度,而走上“傍名牌”的不归路。
关于企业商标的保护,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的下方与我们进行留言互动!